行业资讯分类
园林绿化设计精品(七篇)IM体育官方网站

  IM体育官方网站园林设计中,无论其主题如何,风格如何,植物都是园林规划中的主要角色。根据不同的植物习性和特色,和周围的环境进行搭配种植,创设一定的园林景色,这就是园林种植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因为生态本身不仅具有效益,如制氧、吸尘、降温、防噪音等,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生态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存。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结合,达到生态优化效果。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厂矿和居民区建筑设计要逐步进行,特别是现在各开发商都在争建绿色生态住宅,其绿化系统的设计要统一进行,不得各行其是。

  在前几年,很长时间在流行大草坪种植方式,全国开始大面积兴建大草坪园林,这种模式不好管理,大大增加了后期的资金投入,而且其生态和社会效果也并不理想。之后,又开始流行乔木+灌木+绿地种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又太过重视生态效益,而忽视了人们的视觉感受。总而言之,这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在园林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影响,因地制宜,在考虑绿化性质、绿化面积和绿化效果等条件的基础上,对园林种植进行设计。

  在现实中,有一部分园林设计喜欢选用高贵树种,对于那些比较常见的、普通的树种如杨、柳、榆、槐等重视不够。其实,在中国的北方,这些树种更加适合当地的气候,生长态势比较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当地环境,为其它树种的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园林设计者想要设计出真正受欢迎的景观,就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考虑,分析他们的心理、社会习俗、等因素,这样设计出来的园林才能受到使用者的欢迎。

  园林景观是文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今天的园林设计应在对古代园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和现代文明相结合,创造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但是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园林景观。

  在进行园林规划时,要从长远考虑园林景观的综合效益,规划好平面和立体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实现园林空间上的充分展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园林规划时,除了招标的形式,选择专业的设计团队和专业的建筑队伍,同时应把准备采用的园林设计方案进行公示,听取公众对方案的意见,使方案更加的符合普通民众的心意。

  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特别是园林建设规划,关系到千千万万市民的生活质量,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以人为本,把公众的利益作为城市绿化规划的根本,从生态效益发展的角度,对园林建设进行长远规划。

  [1]韩增林,刘天宝.城市规划转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J].城市问题,2009.4.

  在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大多出于怀着崇洋、急功近利的心态或受到房开商影响等原因,设计出来的居住区园林往往缺乏创意和新意,让人总感觉是处处雷同,同一城市不同的居住区出现雷同的园林设计比比皆是。现代居住区园林应该要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结合居住区的品位主题和居民的群体特征,开发出具有创意性的园林设计作品。园林设计师只有拥有独特的见解、思想和个性,才能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档次一向是设计师们追求的设计理念,但现实里的档次常常被误认为是气派和豪华。往往决策者项目开始便定下高调,不顾居住区的品味和群体特征,不管该住宅区本身的品位。比如居住区入口的空间形态原本只需要开敞,能很好地体现与居住区整体建筑风格协调,但追求豪华气派、大量仿古园林型、标新立异型的入口随处可见。在有些设计师眼中,栽树、铺草、种花就是园林设计,未把园景设计看着是一项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较强的综合设计。

  园林设计是灵魂,但要把纸上的蓝图构建为现实,还需要去做好。为此,施工很难将图纸上的蓝图构建出来,往往却留下许多遗憾。要实现理想的效果,达到设计的初衷目标,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掌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才能将原先设计的蓝图在现实中展现出来。 现代居住区园林施工管理不同于一般建筑或市政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很多材料都不是标准化的产品,在现实施工管理中遇到不定性因素较多。很多园林设计师不喜欢下工地,缺乏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后却留下诸多遗憾。

  在居住区中公共绿地是居民休息、观赏和进行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小区里的公园、中心小游园等。在居住小区的公园里,除了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外,还会建设一些活动场地和相应的活动设施等。除此以外,还可以适当的用一些亭台走廊、水池喷泉、花台栏杆、坐凳雕塑以及果皮箱、宣传栏等来布置居住区。另外在一些和住宅挨得很近的公共绿地上,通常会为了照顾小区内的老人和儿童,结合居住区的建筑分布,设置一些就近活动和休息的场所。最后,为了保证公共绿地的清洁卫生问题,地面上要用一些材料铺装起来。

  在居住区内,公共建筑和设施的绿化设计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地理位置上与小区的公共绿地相邻设置,在整体上又是成为一片,这样,居民们在平时的休闲放松 中,可以扩大整个绿色视野,小区的绿地面积也会显得更宽阔,让人达到卫生防护和视觉享受的双重效果。

  在居住区里面,从家门口就能直接看到的绿地就是住宅和庭院的绿化了。它们作为住宅区绿化的基础,是最能贴近居民生活的,所以对于住宅和庭院的绿化树种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同时要体现其多样化的特征,以扩大其整个绿化面貌。在住宅区周围,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住宅因为建筑物的遮盖造成大面积的阴影覆盖,这使得这些住宅在选择树种上有了一定的限制,最好是选择那些能够耐阴的植物进行配植,保证阴影部位也能得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其次,要把庭院、阳台和室内等各个方面的绿化部分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植物这 个媒介,把室外与室内环境有机结合,让居民感觉自己生活在良好的绿色环境里。

  在居住区内,通常会设置很多道路,我们应该根据道路的作用的不同,进行各种绿化设计。如在主要干道上,设计师们往往会选择乔木,它们在体态上雄伟壮观、宽阔的树冠又可以起到遮阳挡风的作用,特别是在夏天,可以使干道绿树成荫,方便小区内的居民在夏日纳凉避暑。而在人行道和居住建筑之间的道路上,多选用一些丛植乔灌木,它们对于防止尘埃和隔音会起到较好的效果。最好在小区道路上要多配置一些形状各异、活泼多样的树木,如小乔木以及开花灌木,或者是一些花开得特别繁密、叶色经常会发生变化的树种吗,像合欢 花、樱花、桃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1.1 绿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措施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园林绿地不但贴近人们生活的空间, 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好去处, 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 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在绿色的环境中生活, 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 促进身心健康。

  1) 绿化可以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等。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 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绿化还可以净化土壤, 植

  2) 绿化对人的心理影响。绿地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 使人们感觉平静。绿色使人感到舒适, 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 减轻或消除眼疲劳。

  4) 绿化的人文景观功能。园林绿化的总体目标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 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学科和建设行业, 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致力于建立文化历史、艺术间相互融洽与和谐的氛围, 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 充分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以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提高全社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水平。

  总结城市古典园林的风格和形式,不外乎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效法自然的布局;二是诗情画意的构思;三是园中有园的手法;四是建筑为主的组景;五是因地制宜的处理。但不管哪一种风格和形式,它们都打上了产生其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烙印,建筑比例过大等与现今条件相违背的弊端。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 绿地预留地面积比例低;道路绿化带局部无法贯通, 便道绿化用地较少;大面积、大手笔、高品质、高标准的绿化景观投入较小。

  中心区和旧城区是城市的心脏, 商贸、文教、生活、娱乐服务集中于此, 可谓寸土寸金, 导致绿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中心区和旧城区的现有绿地及设施已不能满足游人日益增长的需求量, 街头绿地少且分布不均, 不能真正为居民提供便利;简单的“见缝插绿”不能使城区绿化形成整体景观效果。

  火热的房地产开发与极小的绿地率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多居住区和工业区混杂, 没有卫生隔离带, 环境质量差。铁路、公路、水源地保护林带宽度不够, 没有形成防风固沙的混交林。

  由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内容广,综合性强,起步又较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实践取向等方面有待发展,需要进行结构性的重大转变。因此,在目前创建园林城市的气氛蒸蒸日上的形势下,对口的专业人士就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寥寥无几。为了弥补空缺,外行大量涌入,学科专业水平提高就缓慢。

  规划作为建设管理的龙头和先导,首要的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在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要突破过去城市建成区的概念,从系统的角度整体规划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以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分区规划为指导,合理整合规划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农田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多用途的土地空间。针对规划对象的扩大化和多元化趋势,首先,应做好总规层面的分层规划编制,合理确定市域、大都市圈及中心城区三个层面的规划重点和内容,以架构良好的

  自然生态网络结构,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管理;其次,应以绿地系统规划为指导,加强和完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详细规划3 个层面的规划编制,将绿地系统规划逐层落实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层面,以保证规划的真正实施,特别是

  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逐层实施过程中,绿化规划的重点是进行绿化用地的空间布局。因此,规划编制中划定绿线和灰绿线,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城区,严格划定绿线以确保中心城区一定的绿化用地比例,这是改善高密度下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其中,绿线是规划控制城市绿地,它严格控制绿化用地性质;而灰绿线则是根据河北省建设用地少的特殊建设情况而提出的实验性管理办法,它补充完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在不改变城市用地性质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绿地率,建立完整的城市生态廊道、景观廊道和绿色交通廊道网络,同时达到增加城市绿地总量、改善城市微气候、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目的,促进绿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发挥。

  城市绿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是保护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对策。很多地方急功近利, 盲目追风、互相攀比, 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 急于搞城市建设却忽视了绿地建设, 并没有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城市建设不能局限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应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为园林绿地留一定的空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在城市规划区周围建设绿化隔离林带, 其用地涉及的耕地, 可以视作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 而不作为耕地减少进行考核。为加快城郊绿化, 应鼓励和支持农民调整农业结构, 也可采取地方政府补助的办法建设苗圃、公园、运动绿地、经济林和生态林等。

  3.3.1大力挖掘城市中心区绿化用地潜力, 充实旧城区绿量, 提高绿化质量。结合中心区危房、旧房的拆迁改造和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 置换绿化用地, 增加绿

  3.3.2加强道路绿化建 设,新建、扩建道路必须留有绿化用地,使城市形成绿荫长廊。

  3.3.3 通过拆墙透绿、墙面绿化、栏杆绿化、树干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多种手段来增加城区绿量。

  3.3.4保护和修复城区名胜古迹, 配以绿地, 促进旅游, 以展示文化特色。

  3.3.5因为中心区土地极为宝贵, 因此绿化上应高标准建成园林精品, 从质量上提高绿化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化综合效益。

  人是城市的主体, 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有序的空间。因此, 应根据人的需要设置绿地系统,按照一定的服务半径均匀、合理地布局绿地。建设可进入的绿地, 保证绿色空间的开放性, 以给人们的休闲、游憩、娱乐、活动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细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保护绿地树木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上确立城市园林绿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使城市园林绿化真正成为国土绿化的组成部分, 受国家法律保障, 成为政府的职责和公民的义务

  推进城市绿化科研工作,重点是加强以植物为主的生物多样性的资源调查,建立信息化数据库系统,合理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适当选择移地保护对象,并加强对乡土植物的研究和园林引种培育工作,促进城市绿化建设中合理引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创造园林景观,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起着塑造城市园林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繁多,它们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得其所的精致小品,按其功能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1.1 使用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都有其具体的使用功能,以满足游人的基本需求。例如景墙、围墙及栏杆用于分割空间,安全防护;园林中的园林桌椅为游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园灯用于照明。为了表达景观效果,园林建筑小品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往往进行艺术处理,使其为园林增添意境,更富有诗情画意。

  1.1.2 装饰功能园林建筑小品体型精巧,形式上易于变化,能够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起到烘托园林氛围的作用。布局合理、美观实用的休息桌椅为园林绿地增添情趣;园灯造型可以强化园林风格;一座座构思巧妙、造型优美的园桥是园林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与其他园林建筑相比在空间上虽不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但如利用得当、配置适宜,就能够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给人以美感享受。

  1.2.1休息性园林建筑小品 供游人休息、赏景用的园林建筑小品:如园椅、园凳、园桌、遮阳的伞等。常结合环境,用自然块石或用混凝土做成仿石、仿树墩的凳、桌;或利用花坛、花台边缘的矮墙和地下通气孔道来作椅、凳等;围绕大树基部设椅凳,既可休息,又能纳荫。

  1.2.2 装饰性园林建筑小品如景墙、铺地、雕塑、喷泉、景窗、花格、花池、花钵、瓶饰等,起点缀、渲染烘托园林气氛的作用。

  1.2.3 服务性园林建筑小品如电话亭、健身器材、果皮箱等,为游人提供服务。

  1.2.4 展示性园林建筑小品如导游图版、指路标牌、说明牌、阅报栏等,在园林中主要起到指示、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园椅园凳是指在园林中主要为游人提供就座休息、娱乐用的带有靠背或不带靠背的椅子或凳子,常独立存在或与圆桌相配设置。园椅园凳在园林中的分布很广,位置多为园林中适合休息的环境地段,如水体旁、道路边、广场周围、丛林树下、花间及林间空地等。园椅园凳造型多种多样,所用材料也较多,如传统材料石材、木材、混凝土、金属及新型材料塑胶木等;园椅园凳以其精美的造型点缀环境、烘托气氛,如园椅与树池花坛结合,可以创造一个相对私密的休闲空间,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

  园灯在园林中是一种引人注目的建筑小品,既有照明又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的功能,因此,既要保证晚间游览活动的照明需要,又要以其美观的造型装饰环境。园灯造型不拘一格、趣味十足,结合环境主题,与环境相协调,并赋予一定的寓意。例如普洱市茶城大道新设置的园灯,造型为茶饼的形式,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普洱市白云路设置的园灯结合其民族风俗,造型设计为牛角形式。园灯在设置时除考虑其造型外,同时考虑其灯光照度、覆盖面积等问题,选择位置适宜、合理的灯架高度和发光材料,应尽量做到美观、舒适、耐用。

  花坛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根据不同环境气氛的要求在设置上形式丰富多样。花坛与其他园林建筑小品组合得当,会创造出优美的环境,烘托园林气氛、增强空间的感染力。园林中种植大量的树木,起着遮光蔽日、美化园林的作用。由于树木较多,所以设置树池显得很重要,尤其对一些古树名木,设置树池,除了能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外,还能增强人们对树木的保护意识。

  中国古代园林中很早就有雕塑装饰;在西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就成为意大利园林必备的组成要素。园林雕塑题材不拘一格,形象可具体可抽象,形体根据环境可大可小。精美、成功的雕塑小品,往往需要适宜的园林植物相衬托,以强调环境气氛的渲染来体现不同的设计主题,其中背景的处理尤为重要。常用手法有:以各种浓绿的植物作为浅色雕塑的背景,对于不同主题的雕塑还应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和相应的树种。如在纪念性雕塑周围宜采用整齐的绿篱、花坛及行列式种植,并以体形整齐的常绿树种为宜。对于主题及形象比较活泼的雕塑小品,宜用比较自然的种植式,在植物的树形、姿态,叶形、色彩等方面,则应选择比较潇洒自由的形式。

  在中国传统园林以水面处理见长,在水面风景组织中,桥是必不可少的组景因素;园桥可将园内水体划分为大小不同的水面和港湾,使水的点、线、面形式表现得极为丰富。园桥是位于水面上的园路,具有组织游览路线和引导游览的交通功能,游人通过园桥来观赏景物,使景物的观赏角度多样化、丰富化,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作用。园桥造型丰富,形式多样,在园林常见的为平桥、拱桥、曲桥及亭桥、廊桥等。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不仅要体现其使用功能,使人们得到功能上的满足,而且希望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其成为城市园林优美景观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既有园林建筑技术的要求,又有造型艺术和空间组合上的美感要求,在设计和应用时需遵循以下几点。

  园林建筑小品,绝大多数都有实用功能,因此,在设计时除考虑造型美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上的要求。如在园林中设计园桥,主要考虑其水面的大小,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重视桥的体型和细部表现;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或水势湍急者,桥宜较高并加设栏杆,水面狭窄或水流平缓者,桥宜低并可不设栏杆。此外,还要考虑人、车和水上交通的要求。

  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中局部主体景物,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意境,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园林特色,使其有独特的风格,产生感染力,园林建筑小品忌生搬硬套。例如普洱市翠云区,有许多与茶相关的雕塑,如红旗广场有普洱茶“春芽”雕塑;振兴大道有“孔明兴茶”雕塑;街心花园有马鹿雕塑;茶城大道北段有“民族团结碑”雕塑、野象雕塑;在洗马河公园有武侯诸葛亮群雕;在绿岛公园有“雅士品茶”群雕;在世纪广场有“妇女制茶”群雕;在倒生根公园有“马帮小憩”群雕;在茶城大道中段的“中国茶文化名人园”中,有 10 位与茶有关的中国名人雕塑,这些雕塑充分体现了“中国茶城”普洱的茶文化氛围。

  园林装饰小品作为园林景观的陪衬,一般在体量上力求与环境相适宜。如园林中的栏杆分为低栏、中栏、高栏,低栏高度为0.2~0.3m,中栏为0.8~0.9m,高栏1.1~1.3m,要因地按需选择。一般来说,花坛、草坪边缘用低栏明确边界IM体育官方网站,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和点缀;在人流拥挤、限制入内的空间等用中栏进行空间界定;在起伏悬殊的地面、围墙等用高栏进行分割,起保护作用等。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构思独特、造型优美的园林建设小品对丰富园林空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园林建筑小品的概念、功能、种类,阐述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设计中的用途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对城市建设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目前很多重大市政建设工程的配套绿化工程中,出于特殊时限的需要,绿化要打破季节限制,克服不利条件,进行非正常季节施工。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株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园林植物设计也是尤为重要。

  绿化施工队伍良美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又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只知道机械的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队伍。

  任何优质的项目,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功夫,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前期工作之一,设计方案的确立需通过设计方、建设方以及专家和领导的修改和论证,而一旦方案主题确立后,施工图的设计更应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的落实设计意图,设计是否能夺人眼目是园林绿化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盲目性的追赶时代潮流对于园林设计是最忌讳的,设计者借鉴全国的设计模式,不计成本的使用大草坪的种植模式,不计后期管理的花销,忽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理念。近几年来,园林的设计掀起了“乔木―灌木―地被”的模式,这种模式片面的追求了视觉效果,过分强调了生态的效益,这种不足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要结合绿地的性质,绿地的面积,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兼顾种植的使用量和景观获得的效果。

  园林设计者盲目的扩大树木的规格,主要是为了迎合领导者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的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将种植的艺术形态与潮流结合,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完全不能保障种植实木的成活率,另外,有些树木被私自砍伐甚至是被移走,破坏了生态环境。

  设计者将自己的想法过多的与种植植物的景观感受相结合,他们根本就不能完全掌握种植植物对绿地的承受力,不切合实际的将一些片面的“完美”与“好”强加给绿地的主人。这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不科学的,设计者把绿地作为种植的主体,这固然很好,但是,严重的忽略种植景观的真正意义。

  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对高档的种植物不分贵贱的,盲目的进行场地的选择放置,这样不仅降低了树种的层次,对于观赏者来说更是一种奢侈。北方的杨树,柳树,槐树等都是耐寒树种,适应能力较强,生长的速度也很是快速,对于园林种植的设计有一定的效益,对生态也有一定的好处。在园林种植这方面应追求完美性,为种植树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树苗品种众多,名称各异,设计者在选择上有些困难。有些是进口的树苗,名字采用外文的形式,设计者有的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对于上了档次的树木就假装认识,根本没有明确性,只要获利,不管其他,鱼目混珠的现象随处可见,使得高档的品种被充当,低档的品种被限制,影响了园林种植项目的顺利进行。

  园林的种植设计要求追赶园林艺术的美感,并且要求具有相应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如果将科学性融入进来会更加的有意义。园林种植设计要求具有园林艺术审美观,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园林种植设计是对艺术创造的延续,这个过程需要设计者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观点,由于设计者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甚至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方式,这往往就是造成园林种植审美观差异的最常见要素IM体育官方网站,虽然设计方案众口难调,但只要遵循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势必会适合众多的口味,改善这种现象。

  近年来,天气变化异常严峻,气候变化尤为突出,并伴随着环境污染的熏染,让原本具有生态意义的园林设计出现各种弊病,这种前车之鉴,当以教训,鞭策我们要重视生态,并逐步提高这种生态的重视度。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来讲,它不仅要能满足园林空间构成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还必须为人们提供防风、降噪、保持水土、遮阳降温、防火灾等功能。园林生态理论依据这些因素,被广大的园林设计者紧紧地重视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园林界提出了生态学的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要与城市园林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一个观点,让人类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将人类生活,环境质量以及资源的利用三者协调起来,通过这种调节的途径,应用到园林种植设计中。重视提高绿地比例和绿化覆盖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地被植物、灌木及大、中、小乔木混合种植,增加了叶面积系数,重视生物多样性,植物种类多样。

  园林在种植设计中,注重植物的栽培,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以个体的身份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存活,在生态的倡导下这是一种特殊的要求。植物种类很多,考虑的因素相对也要全面一点,选择的种植植物要保证与这种植物的生存空间相适应,生长条件相吻合,种植地点也要被考虑进来。如果植物能够适应生长的环境,就能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种植的植物与当地的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才能保障植物发挥其优越的生态效益,并为当地的特色做了相应的宣传。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景观的硬质不断的扩大,使得生态环境被严重恶化,产生了全球的热岛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缓解热导效应的侵袭,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注重绿化面积和生态效益,合理规划园林设计,加强大面积和大范围内的绿化效应,从而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园林景观除具观赏性、艺术性之外,还具有科学性、生态性。达到此效果就要求设计者把生态学,艺术学,审美学,文化学相融合灌输到整体园林的设计中,使植物的多样性,多结构,多功能,多层次充分发挥体现出来。其中有利的条件就是生态学原理,对于植物种植,植被种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依据其原理和植物的分布特性,遵守植物生长规律,结合科学的布局,复层混交达到完美的统一并改善生态环境。要想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观,改善,就要有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复层混交结构的群落,不仅能提供不同生物(动物)的生态位,还能在视觉上形成丰富的变化从而可以形成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关系上的和谐。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植物群落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及种类组成艺术而科学地进行植物种植。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园林绿化设计是由生态、经济、文化系统组成的,其中生态设计是整个园林绿化设计的中心,所以在规划设计园林时,首要确立生态在园林绿化的主体地位,然后是经济和文化。因为生态本身不仅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如产生氧气、吸收尘粒、调节温度、减小噪音等,还具有一种美感。园林绿化设计要重视回归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促使动植物的和谐共存。设计中要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有机结合,以达到生态美化效果。

  绿化用地“缩水”或者绿化率达不到相关标准是目前房地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受历史条件或者是现实情况的制约,很多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都未达到国家或当地规定的标准,像在广东省,I类居住区绿化率要大于45%, Ⅱ类居住区绿化率应大于30%,III类居住区绿化率最好大于25%,而很多居住区都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

  现在国内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设计中在多个方面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例如,有的居住小区用绿地当作隔离带,这样的做法给居民生活的带来很多不便,几分钟的路程要走上十几分钟;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忽视残疾人行为的方面,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还有的居住区在景观绿化设计方面比较粗糙,并没有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的生活环境。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要想做到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当地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组成、职业类别、生活状态、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等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人性化的设计,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实际情况是,很多园林绿化设计人员或者决策人员对园林植物造景方面缺乏意识。例如在有限的可绿化的空间内,应当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要把假山、楼阁等景观加入其中,造成城市园林景观的严重失衡。如果未从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的角度对绿化空间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及造景设计,没有兼顾城市绿化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的功能,而只是看重美观及造价,以获得较高的取费标准和注重硬质景观在设计图纸上的丰富表现来迷惑人们,并且迎合房地产开商的最求快、新、超越的心态,那么这些片面追求城市硬质景观的结果,并不能充分表现人们期望的那种优美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社区氛围。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花草树木的选择要适合当地特色,尽量采用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乡村树种以及花卉。这样既可减少绿化所需费用,又有利于园林的管理养护。因为在居住区里居住大楼的数量多少、高度、地理方位、所占空间大小等方面不同,所以导致各种不同的局部环境,并且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各有其特定的生长环境,在植物的选择方面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和特定的生态环境来进行配置优化。例如,居住区植物绿化配置应重视乔、灌、草等复层结构群落建成,尽可能地增加单位面积的绿化量,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及功能。居住区园林绿化在加强平面布局的同时,更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草的植物群落的分层结构之间的搭配,这样不但对植物的抗逆性有利,还促使了多样化的生态效应的形成,总体布局上,应与整个范围空间的环境保持一致,组成以小见大的生态平衡特点。经常采取藤本植物及各种样式的花卉对墙面、阳台进行绿化、彩化,充分利用花卉的各式造景来点缀和丰富居住区内的景观,建设优美舒适、自然和谐的居住空间。

  这样既可以降低资金投入多少,减少维护的成本,又显得朴实、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设计比平面单一的地形设计更加让人感到轻松、舒适。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上最好以乡村植物为主,还可以合理选取一些适应性较强、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用以改善住宅区的植物结构。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仿造生态采取布置,把乔木、灌木及花草进行科学的搭配,创造优美的随季节变化的园林景观。

  人们是整个居住区的主体,因此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处处为人们着想。大多数人们进入绿化园林是为了休闲、运动及交流,园林绿化而创造的氛围应该充满生活的气息,人情味十足。如能坐在树下乘凉、聊天、休息等。人性化设计能使人们多接触环境,多欣赏园林的景观,可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观赏阳光雨露以及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以绿化为主的绿化园林生态效益的设计,主要通过树木、花草的种植布置来实现的,所以,以绿化为主是居住区园林绿化的重点。现在有些园林绿化设计过分重视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以致占用过多的空间使本来就很少的绿化面积更加缺乏。在实际中,乔、灌木、花草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是着重以绿化为主的具体体现,也是是增多绿化量的基本方式。以绿化为主的另一种意思是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既要平面化的模式,还要支持“林荫型”的立体化的模式。可在墙壁上种植攀缘性植物,不但可使建筑形体生硬线条加以柔化,增加这个部分空间的美感、还可以使住宅区的生态效益加以提高。

  现在人们对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要求标准不是一两块草地,几个花坛就可以满足的,而是追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设计内容,设计要与环境协调统一。在对植物、园林饰品、园路及铺装等合理运用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之间的联系,在空间结构上达到一步一景的效果。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理念的创新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必不可少,设计者不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下而制出相同的设计内容来。居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与公园的设计理念不同,主要以自然为主体,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领域,让身居闹市的人们也能够享受到自然之美。

  通过上述分析,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要凸显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园林植物的最佳生态效应,使居住区与城市之间有着过渡与协调作用,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1]古力西拉·沙菩西,米叶赛尔·托乎提.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财富,2011(14)

  [2]赵建平.浅谈居住区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园艺,2012(8)

  当前,园林绿化设计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水景设计不合理、植物运用不合理、灌溉设计不合理和雨水利用不合理4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水景设计不合理是园林绿化设计中用水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人工水景一般都独立于城市天然水系,依靠城市自来水系统维持,利用后多直接排于下水道,而没有用于绿地浇灌或补充到城市水系。而且水景设计中水渠底部和两岸大多采用硬质铺装,致使水生植物难以生长,水质保持难度增加,为保持景观必须经常换水,水资源消耗大。

  植物运用不合理也是当前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运用不合理,加大了城市园林的用水量。具体说来,在园林绿化植物的设计中,很多设计者不搞研究调查,不顾当地地方特点和实际情况,盲目模仿,不仅导致园林景观观赏效果降低,降低了绿地的生态效益,还加大了城市园林的用水量,这都是由于植物运用不合理造成的。

  灌溉设计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园林绿化节水功能的发挥。我国城市园林绿地大多采用人工持水管进行灌溉的方式,鉴于资金原因,很少采用现代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乃至地下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在市区道路绿地的绝大部分路段,均为水车浇灌,浇灌时水分流失多达20%~30%,以上都是没有合理的发展和利用水资源的表现。

  雨水利用不合理也是园林绿水设计中用水不合理的瓶颈。大多园林绿地在进行地形设计时,很少考虑到对天然水的利用,雨水降到地面,多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排人下水道,白白损失了大量的雨水资源。加之有些园林设计对雨水利用的设计多直接排于下水道,使得天然水利用不合理,没有用于绿地浇灌或是补充到城市水系,这样雨水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优化园林绿化设计节水措施势在必行。

  为开展节水型园林绿化设计,针对上述园林绿化设计中出现的用水不合理问题,园林绿化设计节水措施的规划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植物配置美学设计是优化园林绿化设计节水措施的关键。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合理的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方式,是发展节水型园林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植物规划设计时,我们应遵循3个原则:因地制宜,注重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应用;大量运用耐旱植物,耐寒植物不仅能节约大量水分,还能营造独特的景观;优化园林植物配置,努力提倡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以达到植物配置美学设计的目的。

  (1)灌溉方法落后,普遍存在用水浪费现象在城市绿化工程中,较少考虑与园林植物相配套的灌溉系统。根据干旱区部分城市的调查资料表明,喷灌、微灌(包括微喷灌和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技术,除在某些大面积绿地的草坪中使用外,部分地区仍有采用地面漫灌、人工洒水或水车浇灌的现象。草坪IM体育官方网站、苗木等常因浇水不及时、不均匀、灌水不足或过量而死。

  (2)缺乏专业的园林灌溉规划设计、施工队伍现在,喷灌、微灌等先进的灌溉方法以其节水、节能、省工和灌水质量高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很多城市中,对园林植物需水量和灌溉量的研究较少,专业的园林灌溉规划设计、施工队伍还不完善。人们只是凭借经验或农业方面的灌溉数据来确定园林植物的灌溉量,没有依据园林植物的不同层次、种类而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在已经铺设灌溉设施的园林绿地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不规范、普遍水平较低,不仅设备使用寿命短,而且也达不到真正的节水灌溉的目的。

  (3)对灌溉系统自动化控制缺乏认识园林绿地应运用自动化灌溉技术,更精准的控制用水以提高灌溉水

  植物材料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植物材料的选择是节水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基础所在,合理选择植物的种植方式和配置方式,是实现园林节水的关键。在植物规划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选择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是广泛地存在于某地带性植被中的树木种类,是长期生长和适应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树种。在长期的生长进化中,己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树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来说是最为适宜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2)优化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选用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就需水量而言,乔木和灌木需水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许多。因此利用高大乔木、地被植物进行绿化,不仅能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科学进行灌溉设计也是园林绿化设计节水措施的有力举措。规划设计时应将高需水植物与低需水植物分片区种植,这样易于灌溉和维护,可避免粗放型耗水的灌溉,利于后期的维护,也节省了水资源。对于一些高端房地产项目、公园、旅游度假区、高尔夫球场等,可在灌溉设计上应用雨水感应器、滴灌等高科技设备,注意设备的隐蔽性以保证景观效果的美化,这样既可以达到节水目的,又符合项目形象及品质。

  (1)收集利用汛期降雨:由于干旱地区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通常降水多集中在汛期6~9月。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广场、建筑等面积迅速增加,阻碍了雨水的渗透。基于上述情况,建议人行路面等可采用透水、透空路面做法,以有效收集降雨、减少地面径流,从而补充土壤和地下水。

  (2)合理的利用中水: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园林绿化用水多采用市政用水,造成居民用水与绿化浇灌用水的矛盾。废水处理如果达到国家要求的二级灌溉水标准,可用于绿化浇灌。且回用空间很大。经实验表明,经过二级、三级处理过的污水,如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则对植物无不利影响,甚至有益。利用中水灌溉,可以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

  注意对雨水的利用也是园林绿化设计节水措施的有效途径。在对园林绿地设计节水措施的过程中,由于园林绿地通常植被丰富,地面吸收能力强,地面径流小,应注意对雨水的利用,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园林设计在作地形设计时,可在坡度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作一些局部的伏,在雨水排除的过程中,就会汇集到地势较低的地方,这就为植物生长保存了部分可利用的雨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树木和植被的用水,达到节水的目的。

  总之,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措施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园林绿化节水设计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园林绿化设计节水措施的规划思路,立足于植物配置美学设计,合理选择植物种类、科学进行灌溉设计注意对雨水的利用,不断探索园林绿化设计中节水措施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开拓节水型园林绿化设计的发展,促进园林绿化设计达到节水的目的。

  [1] 刘金涛,刘继成,徐俊玲,等.园林绿化中的节水措施[J].现代园艺,2011(04).

  [2] 闫煜涛,白丹.浅论园林建设中节水设计的几个问题[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05).

  [3] 边辑,张洪岩,陈福彬.关于节水型肇东市园林绿化设计的探讨[J].水利天地,2011(07).

Copyright © 2012-2018 IM体育·(sports)官方网站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3726号-1